1、零碳园区建设成政府工作报告核心议题
“双碳”背景下,党的二十*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,加快建设“安全高效、清洁低碳、多元协同、智能普惠”新型能源体系,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。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化和升级,零碳园区建设成为政府工作的核心议题。
(1)国家政策文件
(2)地方政府政策文件
(3)议题内容
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。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,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,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、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,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;
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。推动园区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,深入推进企业能效碳效诊断评估,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,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,鼓励企业建设*致能效工厂、零碳工厂。
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。支持园区建设覆盖主要用能企业的能碳管理平台,强化园区及企业用能负荷监控、预测与调配能力,为碳排放核算、源网匹配调节、电力需求侧管理、多能协同互补、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工作提供支撑。
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。支持地方政府、园区企业、发电企业、电网企业、能源综合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。鼓励有条件的园区以虚拟电厂(负荷聚合商)等形式参与电力市场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。
2、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
2.1零碳园区定义
零碳园区也称“碳中和”园区。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系统性融入“碳中和”理念,综合利用节能、减排、固碳、碳汇、碳交易等多种手段,通过产业低碳化转型、设施集聚化共享、资源循环化利用,在园区内部基本实现碳排放总量与吸收自我平衡,生产、生态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。
2.2零碳园区总体架构
(1)能源管理系统
具有分类分项能耗统计;逐时、逐日、逐月、逐年用能趋势分析;尖峰平谷电能统计;能源费用统计;同环比能耗分析;自定义能源流向图;能耗手工录入;用能集抄;用能损耗分析;分部门/分区域用能统计;用能异常报警等功能。
(2)碳排放管理
(3)微电网管理
对微电网的源、网、荷、储能系统、充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控、诊断告警、全景分析、有序管理和高级控制,满足微电网运行监视全面化、安全分析智能化、调整控制前瞻化、全景分析动态化的需求,完成不同目标下光储充资源之间的灵活互动与经济优化运行,实现能源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*大化。
(4)光储直柔系统
1)为减少火电的应用,低碳绿色的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多;
2)降低光照时有时无而对光伏发电带来的波动性影响,利用储能调节而让新能源发出来的电更加的稳定;
3)光伏和储能输出的电都是直流电,整个系统用直流配电系统可以减少转换,提高用电的效率;
4)为了更加高效、经济的使用光伏发的电,通过对灯具、插座及充电桩使用的调节来进行柔性控制。
(5)智慧能源管理
(6)虚拟电厂-资源聚合、优化调控
通过聚合微电网内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及空调柔性负荷,构建:资源总览、资源管理、资源聚合、协同控制、响应评估等功能,提供资源聚合、市场交易,友好协同互动业务支撑。
3、典型案例
上海某研究院园区智慧能源管理项目
该研究院最早建设于2008年左右,随着不断扩建新建园区,早期供配电数据和新建供配电差异极大,研究院希望建立园区级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,实现各项能源的集中化管理,深入分析能源消耗过程与趋势,同时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充电服务,利用光伏和储能降低用电成本,实现能源管理与工商业生产紧密结合。
(1)客户痛点
(2)方案设计
(3)网络拓扑结构
(4)光储充智慧场站、智慧能源后台
(5)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收益
4、典型硬件选型
(1)监测治理产品
(2)微电网控制箱
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箱
Acrel-2000MG/B1(户内)
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箱
Acrel-2000MG/B2(户外)
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箱Acrel-2000MG/B是一款集监控与能量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,它支持光伏、储能、风机等 分布式能源设备的接入,能够实现全天候的数据采集与分析,并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设备健康状况。该系统旨在实现经济 优化运行,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整能源分配,从而*大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。它支持削峰填谷、平滑负荷,有助于提升电网稳定性与设备效率,并降低供电成本。
(3)微电网协调控制器
ACCU-100
微电网协调控制器
接口参数:8路485串口,2路CAN,1*HDMI,4*千兆网口,6路DI,6路DO,4G+GPS
策略管理:防逆流、计划曲线、削峰填谷、需量控制、有功/无功控制、光储协调等,并支持策略定制;
系统安全:基于不可信模型设计的用户权限,防止非法用户侵入;基于数据加密与数据安全验证技术,采用数据标定与防篡改机制,实现数据固证和可追溯;
运行安全:采集分析包括电池、温控及消防在内的全站信号与测量数据,实现运行安全预警预测。
(4)充电桩